研習快報~~生活中的繩結

印象中,繩結學習是童軍課的專長,但是,生活中處處是繩結。

綁鞋帶是繩結、縫衣物也是繩結的運用、連食材中的海帶湯也運用了繩結的技巧製造美感與口感。有時,終結生命的也可能是一個結。

這學期綜領工作坊,有幸邀請熱衷開發繩結用途且扎實鑽研並開發的謝宗澤老師,於3/13上午來幫領域老師上課,使大家對繩結的認識更多元,透過謝老師的精闢說明與帶領,了解到,未來,繩結不只是童軍課程學習的專利,更是孩子生活中可活用的技能,可以千變萬化。

研習中,除了學習技術性的結,也試著發想如何用繩結來帶領學生做哲學省思與輔導工作可介入提醒的「心結」。

 

 

 

隔宿露營後的檢討與展望

上學期工作坊,本領域試圖建立起課程地圖,並從中尋求三科融合的可能性。

首先以隔宿露營為主題,

在輔導活動課讓同學明瞭,如何在團體生活中與人相處和人合作;家政課則是以烹飪為主;童軍課則以練習生火,學習如何健康地燒烤食物為主。本學期則是根據上學年整個隔宿露營實際操作後,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修正或加強。

  •      輔導活動:從課堂的認知操做與體驗,輔導老師做實境中同學的表現與觀察。
  •      家政:以往的食材幾乎是半成品,只需加熱,改進為全生食,讓同學更貼近真實生活,更有挑戰性,因此童軍與家政做了協同教學,在家政課從刀工與認識食材如何搭配食物設計菜單,再到童軍課來操作,試煮出一桌菜。
  •      童軍:除了製作班旗與小隊旗外,本學期特別安排2節課時間,對於營火晚會節目做介紹,包括評分標準與要求,並引導同學進行討論、分工與練習。另外學生活動後以小隊為單位針對隔宿露營做一分PTT與全班分享。

更多內容~

綜合活動領域隔宿露營課程實施、檢討與展望[童軍]

綜合活動領域隔宿露營觀察、檢討與展望[輔導]

綜合活動領域隔宿露營檢討與展望[家政]

102學年度八年級隔宿露營活動紀錄

102.12月段考後的隔週,蓄勢待發的國八孩子們,期待在龍門營地大展身手~兩天一夜的隔宿露營活動,展現出他們在生活上、團體中互助、合作、應變的能力。

同時這也讓綜合活動領域的老師們檢視領域的教學帶給孩子怎樣的成長。

當天雖然是寒流來襲,但天公作美,龍門營地第一天的氣候很適合進行戶外活動。

看照片就知道大同的孩子表現很棒!

研習心得~十二年國教五堂課_多元評量理念與應用(數位研習)

十二年國教五堂課_多元評量理念與應用(數位研習)    文:陳文樺

此次研習印象深刻之處在於觀看影片理論分組討論並觀看領域多元評量教學,影片強調多元的評量以教室現場能客觀評量為主,個人覺得教具的部份也以隨手可得之教具最好,以教室現場能易於評量為主,不需要多花時間額外準備,以增加教案實行之可行性。

回想這幾年,自己在評量學生能力表現時,時常心中縈繞多元能力的評量標準,已經努力施行多年。所以有時會接到只有考試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家長的疑慮,解釋說明並舉例之後,使家長理解原來學習不是只有紙筆成就測驗而已。

教師如何開始實施多元評量?

首先,從小處做起,由平常處著手,平時多花時間觀察學生的表現,此表現並非專指課業方面,而是從多元的角度,來評定不同的學生。每位學生都具備多元智慧,只差在各個智慧的強弱,弱的部份可以由強項智慧來帶動,所以教師須具備慧眼來賞識每個具備不同長處的孩子,而非只著墨於課業知能學習成果上。

至於多元評量的方法,以下提供十五點給教師們參考:一、紙筆測驗: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所編訂之測驗考查之。二、口試:就學生之口頭問答結果考查之。三、表演:就學生之表演活動考查之。四、實作:就學生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行為表現考查之。五、作業:就學生各種習作考查之。六、設計製作:就學生創造過程及實際表現考查之。七、報告:就學生閱讀、觀察、實驗、調查、訪問等所得結果之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之。八、資料搜集整理:就學生對資料之搜集、整理、分析及應用等活動考查之。九、鑑賞:就學生於資料或活動中鑑賞領悟情形考查之。十、晤談: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了解學生學習反應情形考查之。十一、自我評量:學生就自己學習情形、成果及行為表現,做自我評量與比較。十二、同儕互評:學生之間就作品或行為相互評量之。十三、校外學習:就學生之校外參觀、訪問等學習活動考查之。十四、實踐:就學生日常行為表現考查之。十五、其他。教師可透過以上十五個方式來對學生從事多元評量,而不再只是「一試定終身」,所以我們教師要善用多元評量,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與自信,開啟孩子不同的能力與創意,與大家共勉之。